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02441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杨一鸣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信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案”收悉。经与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开展设施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局会同水利、农业农村部门统筹谋划,指导县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管并重的原则,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是指导各县区结合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村落分布、污水收集量和排水去向,以县区为单位科学编制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目前,我市10个县区均已完成县域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进行了公示,实现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对于一些乡镇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不达标、处理规模不符合要求等需提标改造的情形,市环委办于今年4月份制定了《信阳市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方案(2024-2025年)》,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区推进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提升工作,定期排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建立老旧、废弃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改造清单,分级分类分阶段实施提质增效工程。三是在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方面,2023年,全市新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27个,完成省定建设任务,169个乡镇政府驻地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四是“十四五”以来,我市农村污水治理率逐年大幅提升,2021年达到了30%以上,2022年达到了33%以上,2023年达到了36%以上,每年以3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持续提升,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农村污水治理率任务。

二、强化前期工作监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我市不断强化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监管,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一是持续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环评监管,目前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排污登记134处。二是印发《关于审慎建设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通知》,督促指导各县区结合实际,按照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分类开展污水治理,鼓励尾水资源化利用。对常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具备环境消纳能力的村庄,在对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就近就地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人口集中或相对集中的区域,因地制宜采取相对集中式或者集中式处理模式,统筹考虑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特点以及区域水环境改善需求,采用符合当地实际、低成本、易维护的治理技术,审慎建设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距离城镇较近且具备条件的区域,结合地形地貌采用重力自流的原则布置,将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处理,或建设集中收集、贮存系统并将生活污水转运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保障资金投入

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大对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一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络,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今年5月初,陈市长主持召开了全市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会商会,研究资金的筹措渠道,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保障机制。二是指导各县区积极谋划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用于治理污水,“十四五”以来,我市共申请上级资金约2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制定《信阳市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方案(2024-2025年)》,推进各县区将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支出和设施整治提升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统筹做好辖区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改造、管网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

四、建立长效运管机制,推进整县一体运营

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管理方面,有的县区由乡镇管理,有的为第三方单位管理,有的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形式多样。部分乡镇处理设施建成后没有专业的第三方运维单位或专业人员管理维护,主体设施出现故障或管网出现破损得不到及时维修,导致个别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针对以上情形,我局主动作为,通过调研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体运维情况后,今年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建议按照“一县一策”的原则,以县区为单元,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护机制,采取整县打包,由各县区政府统一采购的方式,通过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运维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建成设施真正发挥效益,并建议浉河区、罗山县和息县示范先行,率先整县开展第三方运维,发挥以点带面作用,逐步提高污水治理率。为切实解决运营管理问题,陈市长组织召开了全市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会商会,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

五、严格源头污染防控,强化日常监测监管

我局不断强化对乡镇工业企业及小作坊环境监管,每年按照工作计划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相关企业的废水进入乡镇管网水质符合纳管要求,避免对乡镇处理设施负荷造成冲击,不影响设施运行效果。

我局严格落实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通报制度,并将该项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快推进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2023年市环委办采取定期调度、发文督办等形式,先后印发了工作通知、通报、督办函和督办通知等共计13份,要求工作落后的县区找准短板弱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问题整改工作,我局相关领导也多次到现场督导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2023年年底,市环委办选派两名工作人员常驻潢川县,进行现场督办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每天报送施工进度。

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市环委办于今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在线监控的提醒函》,要求各县区统筹安排,周密组织,对实际日处理水量500吨以上的集中处理设施,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并联网,对实际日处理能力100-500吨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出水量、视频在线监控设施并联网,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今年3月份,市环委办又印发了《关于开展设计日处理能力10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季度巡查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加强组织领导,对设计日处理能力10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季度巡查,重点查看进出水是否正常、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等,同时组织开展处理设施进、出口水质监测(每半年一次),不断强化动态监管,规范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今年,我局将不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行,真正发挥生态效益。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督促各县区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实建管并重,确保正常运行,一方面,按照农村污水治理规划有序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另一方面,针对建成且管理不规范的设施,以县区为单元,打造专业化运维队伍,开展整县统一运维管理,建立长效运管机制,提升运维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有力保障。

衷心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