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信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城市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2年1月,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系统谋划提出“1335”工作布局,其中“5”包括着力花园城市建造。结合实际,我市明确了“2023年摘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2024年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市四大家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高规格“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任务分工及责任时限,有序推动创建工作。
2023年6月2日,在马耳他比古尔举办的第21届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全球总决赛上,信阳市摘取最大人口级别组E类(人口40万以上)城市综合金奖,以及全场唯一艺术、文化和遗产管理单项金奖,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称号。2024年,我市按照创建计划,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我市开展了相关规划编制,完善了园林管理体系。目前,《信阳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专项规划》《信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绿道专项规划》《信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已完成规划文本编制,正在修改完善阶段。《信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已完成评审,正在修改阶段。同时,制定印发了《信阳市2023年度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方案》《信阳市2023-2024年冬春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年度计划、创建标准以及职责分工,并建立了园林绿地建设进度表,每周动态更新。
我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不断在“突出生态特色,增进民生福祉”上发力,助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市园林绿化系统在聚焦消除空白地、闲置地和黄土裸露地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放共享绿地新模式。2023年,羊山森林植物园以“全域海绵”典范项目正式入选《中国美丽城市》2022年度作品奖,百花园“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入选了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典范项目。贤山郊野公园、白鹭湖公园、大别山主题公园、羊山公园续建工程等先后启动,龟山郊野公园、南湖公园、奥林匹克竞技园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同时,充分利用道路节点、拆违拆迁等闲置地块,将城市中的“小角落”“巴掌地块”打造成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相继建成了低碳环保的临建公园、拆墙透绿的架子山公园、消防主题的坪溪园等30余个精品游园,均衡了绿地布局,形成“满城皆园”的独特景致。
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在公园绿地等绿化建设项目过程中体现城市特色风貌,充分融入地域、历史、人文特色,带动园林绿化整体建设品质全面提升。实施占地2000亩的“开放式城市会客厅”羊山新区东、西生态绿廊项目,打造呈现信阳特色文化风韵的“信阳酒、信阳菜、信阳茶”西侧绿廊主题片区,全时、全龄、无界的东侧生态绿廊运动主题公园带;推出信阳版“马尔代夫”北湖江南景区,塑造了“江南北国 北国江南”的诗意化景观园林空间;统筹山、林、湖、草、沙等生态元素,将大草原搬进市中心,打造全国首个城市中心露营基地“信阳青年营地”,满足市民下班即旅行、下楼即露营的美好生活需求。
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以来,我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倡导“全民共建共享”氛围。接续启动了花园城市(信阳)青年设计大赛,划定城市道路景观、乡村文旅、书屋、老旧小区、青创空间等9个赛道,邀请知名专家对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青年设计师进行现场授课,为“近百个空间”创新设计打开思路,最终选出了72个最优设计方案,后期将由最优方案的设计师主导项目落地实施,评选出最佳实践成果,引领全市打造全域花园式宜居城市。打造“绿色驿站”,推动城市绿化共建共享,由园林专业人士组成的7个“绿色驿站”活动小组,深入工区社区、浉河公园、琵琶台公园、城市书屋等公共场所,开展植物医生问诊、送花卉进社区、园林知识普及、法规政策宣传等主题活动,将贴心服务带到群众身边,零距离传递园林“温度”。开展市民“随手拍”活动,推动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市民只需打开微信,两张照片,一句描述,立即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衷心感谢您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